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繇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以下是对《伯夷颂》的逐句释义,包括诗句和译文:
- 诗句:“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
- 译文:士人应该独立思考,坚持正义,而不是盲目追随世俗。
- 赏析:韩愈在这里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士人应该在道义上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受外界非议的影响。
- 诗句:“若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
- 译文:如果只是家庭或一个小团体反对,坚持自己的行动的人很少;如果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州反对,坚持自己行动的人也是少数;如果是整个世界都在反对,坚持自己行动的人就更少了,而像伯夷这样的人,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 赏析:韩愈通过对比不同范围的反对声音,强调了伯夷的伟大和他坚守信念的精神。这里的“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展现了他超越时空界限的决心和勇气。
- 诗句:“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 译文:即使是明亮的日月也无法照亮他的心灵,即使是高大的泰山也无法容纳他的意志,只有天地才能见证他的崇高。
- 赏析:韩愈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伯夷心灵的纯净和意志的坚定,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
- 诗句:“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 译文:即使是明亮的日月也无法照亮他的心灵,即使是高大的泰山也无法容纳他的意志,只有天地才能见证他的崇高。
- 赏析:韩愈通过对比不同的自然现象,强调了伯夷心灵的纯净和意志的坚定,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
- 诗句:“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
- 译文:当商朝灭亡、周朝兴起的时候,贤臣微子带着祭祀器具离开了国家,而周武王和周公却带领着天下的智者和诸侯去讨伐纣王,没有听到过有人反对他们的。
- 赏析:韩愈在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微子和周武王、周公,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和价值观。韩愈通过对比,强调了历史上许多贤者在面对重大变革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
通过对《伯夷颂》中的诗句进行逐条释义,我们不仅了解了韩愈对伯夷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深入理解了他在文中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这些诗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道德、忠诚和坚持真理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