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古木□□□,了无烟霭生。

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大云池泛舟》。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译文:

  1. 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
  • “九月莲花死”意味着在寒冷的九月份,莲花已经凋谢了。
  • “萍枯霜水清”描述了水面上的浮萍因为寒霜变得枯萎,而清澈的水面上映衬着这些枯萎的植物显得更加幽静。
  1.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 “船浮天光远”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浮动的景象,仿佛是在天空中航行。
  • “棹拂翠澜轻”形容桨划水时轻柔地拍打着绿色的波浪,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1. 古木□□□,了无烟霭生。
  • “古木□□□”指的是古老的树木,可能是用“□□□”来代替某种特定的树木名称,表示树木高大、苍劲。
  • “了无烟霭生”意味着这棵老树周围没有任何烟雾或云雾缭绕,显得非常清晰和宁静。
  1. 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
  • “游鳞泳皎洁”描绘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它们的鳞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 “洞见逍遥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轻松和自在。
  1.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 “渔父一曲歌”可能是指一位渔夫唱起了他的小调。
  • “沧浪遂知名”意味着这位渔夫的歌声传遍了沧浪这个地方,使得大家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1.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 “未知斯水上”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陌生感。
  • “可以濯吾缨”意味着在这样的水中洗去我的帽子上的尘埃(缨),这里可能指的是文人墨客的头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云池泛舟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诗人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情感。其中“九月莲花死”和“萍枯霜水清”等句子,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特点;“船浮天光远”和“棹拂翠澜轻”则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