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
故园此去千馀里,春梦犹能夜夜归。
诗句释义:
- “惆怅多山人复稀” -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面对众多山峰时,深感孤单,因为知交好友的稀少。
- “杜鹃啼处泪沾衣” - 描述了杜鹃鸟的啼叫声触动了诗人的情感,使得他不禁泪水沾湿了衣裳。
- “故园此去千馀里” -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距离感,故园即指故乡,此去表明诗人离开故土已经很远。
- “春梦犹能夜夜归” - 表示尽管身在他乡,但每晚梦中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使得夜晚不再感到孤独。
注释及赏析:
- “惆怅多山人复稀” - “惆怅”表达了诗人的失落和不安,因为山中友人稀少让他感到更加寂寞。“多山”可能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地区有许多高山,“人复稀”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朋友相聚的机会较少。
- “杜鹃啼处泪沾衣” - 杜鹃是春天常见的一种鸟,常被用来象征哀伤和离别。诗人听到杜鹃的啼叫声而流泪,显示了他深深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故园此去千馀里” - “故园”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或熟悉的环境,而“此去千馀里”则强调了远离家乡的距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 “春梦犹能夜夜归” - “春梦”可能意味着梦境中的温馨和美好时刻,诗人说这些梦境让他能够感受到家的感觉,即使是在白天,也能通过梦境回到熟悉的地方。这种描述反映了诗人即使在现实中感到孤独,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译文:
在群山环绕的地方,朋友们很少见到,当杜鹃啼叫时,我不禁泪洒衣裳。
我的故乡离我千里之遥,然而每个夜晚我都梦想着能回到那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诗中运用了自然元素如山、水、鸟等来表达主题,同时借助这些元素的意象来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通过对比现实中的孤寂和朋友之间的稀少,诗人抒发了对友情与亲情的珍贵感受。最后,通过“春梦”这一梦幻般的元素,诗人表达了即便身在异乡,也能通过梦境与家和亲人保持联系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寄托的心理活动。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情与哲理的作品,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