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梦,异于常者有之: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天后时,刘幽求为朝邑丞。尝奉使,夜归。未及家十余里,适有佛堂院,路出其侧。闻寺中歌笑欢洽。寺垣短缺,尽得睹其中。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刘初愕然,不测其故久之。且思其不当至此,复不能舍之。又熟视容止言笑,无异。将就察之,寺门闭不得入。刘掷瓦击之,中其罍洗,破迸走散,因忽不见。刘逾垣直入,与从者同视,殿序皆无人,寺扃如故,刘讶益甚,遂驰归。比至其家,妻方寝。闻刘至,乃叙寒暄讫,妻笑曰:“向梦中与数十人游一寺,皆不相识,会食于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砾投之,杯盘狼籍,因而遂觉。”

三梦记
人之梦,异于常者有之: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或两相通梦者。天后时,刘幽求为朝邑丞。尝奉使,夜归。未及家十余里,适有佛堂院,路出其侧。闻寺中歌笑欢洽。寺垣短缺,尽得睹其中。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刘初愕然,不测其故久之。且思其不当至此,复不能舍之。又熟视容止言笑,无异。将就察之,寺门闭不得入。刘掷瓦击之,中其罍洗,破迸走散,因忽不见。刘逾垣直入,与从者同视,殿序皆无人,寺扃如故,刘讶益甚,遂驰归。比至其家,妻方寝。闻刘至,乃叙寒暄讫,妻笑曰:“向梦中与数十人游一寺,皆不相识,会食于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砾投之,杯盘狼籍,因而遂觉。”
翻译:
人之梦,异于常者有之: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或两相通梦者。天皇后期,刘幽求担任朝邑丞。曾奉命出使,夜晚返回。还未到家十几里地的时候,正好有个佛堂寺院,位于道路旁边。听寺院里传出歌声笑语,非常热闹。因为围墙损坏,所以能够看到里面的情形。刘幽求俯身偷看,只见十来个人,男女混坐在一起,摆满了盘子和菜肴,围在一起吃饭。他看见他的妻子也在座中说笑。刘幽求起初感到非常惊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又想到这不应该发生,但又不能离开他们。他又仔细地看了看他们的神态容貌和言谈举止,都和平常没有两样。正要靠近观察时,寺院的门却关起来了,无法进入。刘幽求把一块瓦片砸了过去,瓦块击中了供桌(罍洗),破碎飞散,那些人顿时不见了踪影。刘幽求跳过墙头直接进了寺院,和他一起进来的同伴也一同看到了这一切。大殿上、殿堂中都没有人了,寺院的门依然像以前一样紧紧关闭着,刘幽求更加感到惊讶不已,于是急忙跑回家去。等到回到家后,他的妻子正在睡觉。听说刘幽求回来了,便和他打招呼问好,寒暄了一番后,妻子笑着说:“刚才在梦里与几十个人一同游玩一座寺院,我们互不相识,就在殿堂里一起吃饭。忽然有个外人用砖头扔过来,杯盘碗盏摔得到处都是,然后就从梦中醒来了。”
注释:

  1. 天后:指武则天时期。
  2. 幽求:刘幽求,名不详,是唐代官员。
  3. 朝邑丞: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县长。
  4. 奉使:奉命出使。
  5. 夜归:晚上回家。
  6. 佛堂院:佛教寺院里的建筑,用于供奉佛像、进行宗教活动。
  7. 歌笑欢洽:唱歌笑语声情并茂,和谐愉快。
  8. 寺垣:指的是佛教寺院周围的围墙。
  9. 罗列:摆放、排列。
  10. 樽洗: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具。
  11. 逾垣:翻越墙壁的意思。
  12. 寒暄:问候寒暖天气和日常生活起居。
  13. 梦:做梦。
  14. 诣:前往。
  15. 梦寐:睡梦中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间出使途中偶然遇到一场梦的经历。诗中通过梦境的描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神秘现象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同时,通过对梦境中人物行为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展现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联系和差异,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此外,诗歌还通过对梦境中的人物和场景的细致刻画,表现了人们在面对未知事物时的心理感受和反应。最后,通过主人公回到现实中后对梦境的回忆和感慨,传达了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永无止境的主题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