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草色,空使客蹉跎。
不设太平险,更应游子多。
几伤行处泪,一曲醉中歌。
尽向青门外,东随渭水波。
【注释】
1.客:指游子。蹉跎:失意,不得志。
2.不设太平险:指战乱时期。
3.几伤行处泪:几次在行走的地方流下泪水。
4.曲醉中歌:在醉酒时唱的曲子。
5.尽向青门外:一直走到青门外。青门:长安城东面城门名。
6.东随渭水波:向东随渭水流淌,渭水在长安城东边流过。
【赏析】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在长安城东青门一带徘徊、游览之际,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诗写客愁,但客愁不是一般的羁旅之愁,而是忧国忧民的深沉愁绪,是“穷年忧黎庶”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句“东风吹草色”,点出季节和时局。此时正是春末夏初时节,天气暖和,草木茂盛,但国家却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第二句“空使客蹉跎”,感叹自己有志而力不能及,只能白白消磨时光。第三句“不设太平险”,说明战争形势严峻,没有太平可言。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第四、五句“几伤行处泪,一曲醉中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悲凉。他几次在行走的路上流泪,一曲饮酒唱歌也是在为国为民而悲痛。这里的“几”字,表现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最后两句“尽向青门外,东随渭水波”,诗人继续抒发自己的忧愁之情。他走遍长安城东的青门外,一直走到渭水边。这里的“尽”字,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悲哀。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意境高远开阔,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境界。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时代,感受到诗人的痛苦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