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籍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戍卒伤春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籍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注释:
- 连年戍边塞:连续多年驻扎在边疆地区。
- 过却芳菲节:度过了春天,也就是过了春天的时节。
- 东风气力尽:东风已经没有了力气了,暗指春天的气息已经消散。
- 不减阴山雪:即使没有春天的气息,也不会减少阴山的白雪。
- 萧条柳一株:孤独的柳树,只有它显得萧条。
- 南枝叶微发:柳树的南枝开始发芽了。
- 为带故乡情,依依籍攀折:柳树是为了带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所以它依依不舍地攀折柳枝。
-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傍晚的风吹动着沙漠上的沙粒,夜晚的月光下,泪水滴落,仿佛是在哭泣。
-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凌烟阁上的画像,并不一定都是忠烈之士。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兵车行》的一部分。诗中描写了诗人在边疆度过春天时所感受到的凄凉和思乡之情。首句“连年戍边塞”表达了诗人多年来驻守边疆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长期的艰辛生活。接着,“过却芳菲节”描绘了春天过去的景象,暗示了春天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然后,“东风气力尽”则表达了春天气息的消散,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情。最后一句“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在战争中的痛苦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