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
羽仪经巷内,辒𨍇转城闉。
暝色依陵早,秋声入辂新。
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是唐代诗人吕温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顺宗驾崩后,人们在哀痛之中的凄凉景象和对皇帝的怀念之情。下面是对该诗逐句释义:

  1. 七月悲风起:描述了七月这个季节,悲凉的风开始吹拂起来,带来了肃杀的氛围。
  2. 凄凉万国人:表达了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之中,无人能够逃脱这股悲凉之气的影响。
  3. 羽仪经巷内:指的是灵车经过的街道上,人们穿着黑色的礼服,神情庄重,哀悼皇帝的离世。
  4. 辒𨍇转城闉:形容灵车上的帷幔在风中摇曳,仿佛车辆在城市中穿梭,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5. 暝色依陵早:描述天色渐暗,但皇帝的陵墓却早早地就亮起了灯火,显示出人们对皇帝的思念和尊敬。
  6. 秋声入辂新:指秋天的声音伴随着新的车轮转动声传遍了整个宫廷,增添了一份哀愁的气氛。
  7. 自嗟同草木:诗人感叹自己与草木一样,无法理解皇帝永贞年间的恩德,只能默默地哀悼。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皇帝的无尽哀思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吕温作为唐代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这首挽词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悲痛与哀愁。在欣赏这首诗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同时也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的历史氛围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