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
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积素光逾密,真花节暗催。
抟风飘不散,见晛忽偏摧。
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
今朝两成咏,翻挟昔人才。

《赋得春雪映早梅》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出自《全唐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色: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梅花也渐渐地开放。诗人用“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来表现春天的气息和梅花的姿态。

译文:
飞花如蝶翩翩起舞在初春的雪中,梅花依傍着去年的梅树盛开。
一枝枝梅花逐渐绽放,六出雪花也一同盛开。
雪花堆积在枝头,光芒更加耀眼;梅花节令已经到来,却依旧凋零。
风吹不散雪花,阳光突然来临却使梅花受损。
美妙的郢曲琴声空自弹奏,羌笛自哀自怨。
今日有两位诗人同时咏梅,他们才华横溢,各有千秋。

赏析:
此诗以“赋得春雪”为题,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梅花与春雪相得益彰的美丽景象。首句“飞舞先春雪”,描绘了飞花如蝶般翩翩起舞在初春的雪中,形象生动,充满了诗意。接着,诗人以“因依上番梅”来形容梅花与去年梅花树相依相伴的情景,表达了对旧友重逢的喜悦之情。颔联“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逐渐绽放的景象。雪花与梅花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颈联“积素光逾密,真花节暗催”则是对梅花与雪花相互作用的描述。雪花积聚在枝头,使得梅花的光芒更加耀眼;而梅花的节令已经到来,但却仍然凋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美好时光短暂的感慨。尾联“抟风飘不散,见晛忽偏摧”则描绘了春风中的梅花,虽然美丽却脆弱,容易受到破坏。这两句诗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两句“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则是对诗歌创作过程的描写。诗人用郢曲(楚国的乐曲)来比喻自己创作的诗歌,而羌笛则代表了自己的情感。诗人感叹自己在创作诗歌时感到孤独和无助,只能独自面对内心的哀愁。

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梅花与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同时,诗人通过对季节更替、花开花谢等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