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鸟散啼如有恨,庭花含笑似无情。

更名变貌难休息,去去来来第几生。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经旷禅师旧院 -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寺院中的景象。经旷禅师,可能是一个禅宗修行者或者是一位有名望的佛教僧侣。“旧院”指的是这个僧人曾经居住或修行过的寺院。

  2. 谷鸟散啼如有恨 - 这句诗描述了谷中的鸟群在黄昏时分发出哀鸣,似乎在表达他们的不满和遗憾。“谷鸟”指的是在山谷中栖息的鸟,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鸟类,如乌鸦。“散啼”表示鸟儿们开始四处飞翔,发出悲伤的鸣叫声。“如有恨”表达了鸟儿们的哀鸣似乎蕴含着某种情感,可能是对环境的不满或对生活的无奈。

  3. 庭花含笑似无情 - 这句诗描绘了庭院中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微笑,但它们似乎并不真正感到高兴。“庭花”指的是庭院中的花卉,可能是牡丹、梅花或其他常见的园林植物。“含笑”形容花朵似乎在笑,但这种笑容是虚假的,缺乏真实感情。“似无情”强调花朵的美丽背后可能隐藏着冷漠或不真实的态度。

  4. 更名变貌难休息 - 这句诗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变化的主题。这里的“更名”可能指的是人的年龄或名字的改变,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变貌”意味着外貌或形态的变化,可能指人因岁月而变得苍老或改变。“难休息”表示这些变化是难以停止的,暗示生命无法逃避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5. 去去来来第几生 - 这句诗以哲学的方式探讨了生死和轮回的概念。“去去来来”可能指的是人生的循环往复,包括死亡和复活。“第几生”询问的是在这无尽的轮回中,我们是否只是无数生命中的一个短暂的存在,而不是永恒的灵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深刻思考。通过观察谷中的鸟和庭院中的花,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变化的感悟。诗句中使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美感。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思和艺术美的佳作,值得反复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