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索不得,贷钱不肯还。
频来论即斗,过在阿谁边?
诗题《题阙 其三十九》东都蔽阉宦,仪曜尽为腥。八俊复三君,皦皦露其赢。林宗巧弥缝,遑遑竟无成。太邱为包茹,嘿嘿以嬴生。鲸波挟衡飙,一苇安得争。唯见黄叔度,鸿飞独冥冥。
翻译与赏析
1. 逐句翻译
- 东都蔽阉宦:描述东都洛阳被宦官所控制的场景。
- 仪曜尽为腥:形容官员们失去了清廉的形象,变得腐败不堪。
- 八俊复三君:指代历史上的贤良之士,但他们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
- 皦皦露其赢:意指这些贤人因腐败而露出真面目。
- 林宗巧弥缝:暗指林宗善于处理问题,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 遑遑竟无成:表达焦虑和无力的感觉,最终一事无成。
- 太邱为包茹:比喻某人或某事被过度包容,实际上并未解决问题。
- 鲸波挟衡飙:象征强大的势力或趋势,难以抗衡。
- 一苇安得争:比喻力量渺小,无法与之抗争。
- 唯见黄叔度:只有像黄叔度这样的人能够保持高洁。
- 鸿飞独冥冥:形容孤独高远,不受外界影响。
2. 关键词解释及注释
- 东都:古都洛阳,此处指当时的政治中心。
- 蔽阉宦:宦官干预政事,导致政治黑暗。
- 仪曜:仪表、风范,此处指朝廷官员的风貌。
- 皦皦:光明磊落的样子。
- 羸:指失去的正义和廉洁。
- 林宗: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贤者或官员。
- 太邱: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或事件。
- 鲸波:巨大的波浪,比喻强大势力。
- 衡飙:旋风,这里用作比喻,强调不可抗拒的力量。
- 唯见黄叔度:仅见一人如黄叔度般清高不染尘埃。
- 孤鸿:孤独飞翔的大雁,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人。
3. 整体解读
本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特别是对于被腐败和黑暗势力包围的贤人,诗人表现出了深深的同情和敬意。整首诗充满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失望的情绪,反映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公正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文学创作的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