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近重阳,原头复道旁。
丛滋寒露绿,花绽晚风黄。
蘖染枝枝艳,星分处处芳。
乍疑金散野,遥误叶经霜。
篱下何人采,樽中满座香。
唯应未归客,对此欲沾裳。
【注释】
月前菊:即在月初时开放的菊花。
秋菊近重阳,原头复道旁:秋天的菊花接近重阳节开放,生长在道路两旁的原野上。
丛滋寒露绿,花绽晚风黄:丛生的菊花沾满了早晨的冷露变得绿油油,晚上的晚风吹过,菊花盛开呈现出黄色。
蘖染枝枝艳,星分处处芳:新生的小芽儿染上了枝条的鲜艳,就像星星一样点缀着四处,散发着芬芳。
乍疑金散野,遥误叶经霜:突然好像金子散落在野外,远处误以为叶子已经经历过寒冷的霜雪。
篱下何人采,樽中满座香:篱笆下是谁在采摘这些菊花?酒杯里充满了香气。
惟应未归客,对此欲沾裳:只有那些还没有回家的客人,对着这美景想要落泪而沾湿衣裳。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色,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娇嫩。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首联“秋菊近重阳,原头复道旁”,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秋天的菊花在重阳节临近时的美景。诗人用“原头”指代田野或道路两旁的原野,表达了菊花生长的地方是在广阔的原野上。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菊花比作“复道旁”的人,形象地描绘出菊花生长的环境。
颔联“丛滋寒露绿,花绽晚风黄”,继续描述菊花的生长状态。诗人用“丛滋”形容菊花丛生的样子,用“寒露”、“晚风”等自然元素来形容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进一步描绘出菊花在秋天的美丽与娇嫩。同时,诗人还通过“黄”字来突出菊花的艳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蘖染枝枝艳,星分处处芳”,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美丽。诗人用“蘖染”来形容新生的小芽儿对菊花的染色效果,使菊花更加鲜艳夺目。同时,诗人还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菊花比作“星星”点缀在各处,使得整幅画面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尾联“篱下何人采,樽中满座香”,则是诗人对于观赏菊花的人们进行了想象。诗人通过询问“篱下何人采”来表达自己的惊讶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菊花的美丽足以让观者为之动容。最后一句“樽中满座香”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饮酒赏菊的情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生活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