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秩入匡庐,重脩靖节居。
免遭黑绶束,不与白云疏。
送吏各献酒,群儿自担书。
到时看瀑布,为我谢清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马明府归山后生活的祝愿和期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辞秩入匡庐,重脩靖节居。
释义:辞去官职进入庐山,修缮靖节隐居的地方。
注释:匡庐,即庐山,古代文人墨客常以庐山为隐者之所。靖节,指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后弃官归隐于庐山,因此此处指马明府隐居之处。免遭黑绶束,不与白云疏。
释义:免受黑绶束之缚,不必疏远那飘逸的白云。
注释:黑绶,指高官显贵的黑色绶带,这里用来比喻官场的束缚。白云,常用来比喻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生活。送吏各献酒,群儿自担书。
释义:分别时各自敬献美酒,孩子们自己扛着书箱。
注释:送吏,指送别官员的使者或随从。群儿,孩子们。担书,是指孩子们背着书籍。到时看瀑布,为我谢清虚。
释义:到了那时,我要你欣赏瀑布,并感谢你过着清静简朴的生活。
注释:瀑布,指庐山上的瀑布,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三叠泉等著名瀑布。清虚,形容生活清闲自在,没有烦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马明府归山生活的描写,表达了李白对友人即将离开官场生活回到自然生活的祝福和期盼。通过使用“黑绶”、“白云”等意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期望。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希望他在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中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又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堪称送别之作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