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谷呈材干,何由入栋梁。
岁寒虚胜竹,功绩不如桑。
秋露落松子,春深裛嫩黄。
虽蒙匠者顾,樵采日难防。
这首诗描绘了松树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松树的赞美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翻译并附加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远谷呈材干”
- 释义:远处的山谷中,松树因其坚实的树干显得格外突出。
- 译文:在遥远的山谷中,松树以其坚实的树干脱颖而出。
第二句“何由入栋梁”
- 释义:松树是如何成为建筑物的重要部分的?
- 译文:松树是如何成为建筑物的重要支柱的呢?
第三句“岁寒虚胜竹”
- 释义:松树在寒冷的冬季仍能保持其坚韧的特性,而竹子则相对柔软。
- 译文:在寒冷的冬天,松树仍然保持着它的坚韧特性,而竹子则相对柔软。
第四句“功绩不如桑”
- 释义:与桑树相比,松树的贡献并不显著。
- 译文:与桑树相比,松树的贡献并不突出。
第五句“秋露落松子”
- 释义:秋天的露水使松树上的松籽变得成熟。
- 译文:秋天的露水使得松树上的松籽成熟。
第六句“春深裛嫩黄”
- 释义:春天来临时,嫩黄色的松籽变得更加鲜亮。
- 译文:春天来临,嫩黄色的松籽变得更加鲜艳。
第七句“虽蒙匠者顾”
- 释义:虽然有工匠关注松树,但樵夫依然难以防止其被砍伐。
- 译文:尽管有工匠关注松树,但樵夫们仍然难以阻止其被砍伐。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松树与其它植物(如竹、桑)在不同季节的表现,展现了松树独特的坚韧性和生命力。诗人通过对松树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歌颂。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