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白云根,时经采麝村。
数峰虽似蜀,当昼不闻猿。
马立溪沙浅,人争阁道喧。
明朝弃襦罢,步步入金门。
【注释】
1.商山:即秦岭,在今陕西西安南。
2.白云根:指商山的山脚。
3.采麝村:指采集麝香的山村。
4.蜀:四川。
5.阁道喧;指从阁道上传来的人声喧哗。
6.金门:指朝廷,这里借指长安。
【赏析】
此诗为诗人隐居商山时所作,是一首记叙诗。
开头两句,写隐居生活的宁静、清幽。一宿白云根,指在商山过夜,住在山脚。这是作者第一次来此,所以感觉新奇。时经采麝村,说明时间已很长,很久没有到过采麝村了。这一句中“时”字用得很有特色,它既表明时间之久,又表明对采麝村的陌生。
中间四句写的则是隐居生活的另一面。数峰虽似蜀,指商山虽然有许多山峰,很像四川的山。但当昼不闻猿,意思是说,在白天的时候,你根本听不到猿猴的叫声。这两句话写出了商山的宁静和远离都市的喧嚣。马立溪沙浅,人争阁道喧,这两句的意思是:马站在溪边吃草,人则争相在阁道上来往。
最后两句写的是作者离开商山的情景。明朝弃襦罢,明日早上就要离开了,要抛弃衣襟,准备进入朝廷了。步步入金门,意思是说,我将要一步一步地进入朝廷的大门。这两句中,“弃襦”是“抛弃衣襟”的意思,“步步”是表示动作的词,而“金门”是指朝廷的正门,也暗喻着作者即将进入的政治中心。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隐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隽永,耐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