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泛镜湖日,未生千里莼。
时无贺宾客,谁识谪仙人。
吟对四时雪,忆游三岛春。
恶闻亡越事,洗耳大江滨。
【注释】
泛:游,泛舟。镜湖:指鉴湖。鉴湖在浙江绍兴市西南二十里,相传为春秋时越王勾践铸剑之地,后以鉴湖命名。□:古地名,今浙江嵊县附近。贺知章晚年隐居剡中,自称“四明狂客”。谪仙人:李白自称。贺知章曾称赞李白有“清骨”,故称其为“谪仙人”。吟对:吟咏对仗的诗句。四时雪:四季之雪。三岛春:即鉴湖三潭,因形如印、月印、莲花印得名,是鉴湖风光胜地之一。恶闻亡越事:不听说越王勾践灭吴的事。亡越:灭亡越国。大江滨:指大江之滨。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十四年(726)。诗人当时已由太子宾客任黄门侍郎,正奉诏编修《群书四部目录》。诗人游览了杭州一带,又到过剡县(今浙江嵊县)。本诗就是他漫游鉴湖时写的一首七绝。
首句点明泛舟镜湖的时间和地点,点出诗人此行的目的。次句写鉴湖莼菜的鲜美可口,暗寓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三四两句写自己在鉴湖的所见所闻。五六两句写诗人对越王勾践灭吴的传闻十分厌恶,不愿去听;同时借“洗耳”这一典故,表明他对官场的憎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末两句写诗人对越王勾践的传闻非常反感,不愿去听;同时又借“洗耳”典故,表明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