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尽头新白,登楼意若何。
岁时春日少,世界苦人多。
愁醉非因酒,悲吟不是歌。
求师治此病,唯劝读楞伽。

【注释】

花尽头:指春光将尽,花已凋谢。新白:指嫩绿的柳条。楞伽(lánɡjiā):梵语“Ngāndhi”的汉语音译,意译“明性”、“大圆镜智”,佛教般若宗经典名。

【赏析】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暮春时节。诗人登临大云寺南楼,观赏春色,触景生情,想起自己的身世遭遇。当时正处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心情抑郁苦闷,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写春日将尽,花已凋谢,诗人登高远眺,感慨万千。

颔联承上而来,诗人想到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之中,而自己却身处困顿之中,无法自拔。这种感受使得诗人更加感到痛苦和无助。

颈联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他明白,自己之所以愁醉不已、悲吟不止,并不是因为酒能解愁或是歌能抒怀,而是由于他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无法得到解脱。因此,他渴望能够找到一位高明的老师来指导自己,帮助他走出困境。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示,他虽然知道自己病根在于心病未了,但仍愿意求教于这位老师,希望他能够用佛法来开导自己。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佛法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当时所处的困境和内心的痛苦,使得这首诗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