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垂杨映钿车,天津桥影压神霞。
弄春公子正回首,趁节行人不到家。
洛水万年云母竹,汉陵千载野棠花。
欲知豪贵堪愁处,请看邙山晚照斜。
洛中寒食二首 其二
远近垂杨映钿车,天津桥影压神霞。弄春公子正回首,趁节行人不到家。
洛水万年云母竹,汉陵千载野棠花。欲知豪贵堪愁处,请看邙山晚照斜。
译文
洛阳城里寒食节的游人如织,远处近处的垂杨树影摇曳生姿,犹如钿车在光影间流转。桥影如同神霞一般,笼罩了整个天空。那些享受春光的贵族子弟,正带着遗憾回首过去的时光。而我们这些人,因为节日的原因未能回家,只能远远地观望。
洛河上的万年云母竹,汉代陵墓中的千年野棠花,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无尽的哀愁。想知道那些富贵之人心中所承受的烦恼与忧愁吗?那就请看看邙山的晚照斜阳。
注释
- 洛中寒食二首:《洛中寒食二首》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共两篇,此处选其二。
- 远近垂杨映钿车:形容游人众多,垂柳依依,钿车在光影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天津桥影压神霞:形容桥影如同神霞一般壮观美丽。
- 弄春公子:指享受春天的游人或贵族子弟。
- 趁节行人:指因节日原因未能回家的行人们。
- 洛水万年云母竹:洛水中生长着一种名为云母竹的植物,因其耐久而被视为珍贵。
- 汉陵千载野棠花:指汉代帝王的陵墓旁长有野棠花,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沉淀。
- 欲知豪贵堪愁处:想要知道那些高贵的人内心深处所承担的忧愁与苦楚。
- 邙山晚照斜:邙山在洛阳附近,晚照时山色斜阳,景色宜人但也可能让人心生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洛阳城内的寒食节景象,展现了节日期间的繁华与热闹。诗中通过对游人、贵族子弟、以及行人们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差异和人们的情感状态。特别是对“弄春公子”和“趁节行人”的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之情。此外,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感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