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置此乡,杳在天皇外。
有事忘哀乐,有时忘显晦。
如寻罔象归,似与希夷会。
从此共君游,无烦用冠带。
注释:
- 这首诗是诗人在饮酒时所作,共十首,这里选了其中的第十首。
- “酒乡”:指酒。
- 杳(yǎo):遥远。
- 天皇外:天帝之外。
- 忘哀乐:忘记了悲伤和快乐。
- 忘显晦:忘记了显贵和隐退。
- 罔象:神话中的神兽,能飞到天上。
- 希夷:道家的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饮酒时的感受和心境,表达了他对酒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态度。
诗的第一句“何人置此乡”,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于这个“酒乡”的好奇和不解。他不知道这个酒乡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的谦虚和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他不拘泥于传统,敢于创新。
“杳在天皇外”,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这个酒乡描绘得更加神秘和遥远。他认为这个酒乡是超越天地、高于天皇的存在,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他喜欢追求更高的境界,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
“有事忘哀乐”,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的豁达和乐观。他认为在喝酒的时候,应该忘记世俗的悲欢离合,只关注眼前的快乐。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他主张活在当下,享受生活。
“有时忘显晦”,这句话又给读者带来了新的启示。诗人认为,有时候人们应该忘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得失。这种态度鼓励人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困扰。
“如寻罔象归,似与希夷会”,这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诗人通过对这两个神兽的比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认为,只有在找到这样的精神寄托之后,才能真正地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人生态度。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