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为蚴蟉鳞,铸作鱙■角。
吐处百里雷,泻时千丈壑。
初疑潜苑囿,忽似拿寥廓。
遂使铜雀台,香消野花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奉和添酒中六咏 其二 酒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铜为蚴蟉鳞,铸作鱙■角。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个“酒龙”是用铜制作的,形状像一个鱼头。蚴蟉指的是鱼头,而鱙■角则是形容其形状像鱼尾。

吐处百里雷,泻时千丈壑。
意思是说这个“酒龙”能够吐出千里的雷声,泻下千丈的深渊。这里的“百里雷”和“千丈壑”都是夸张的手法,用来描绘酒龙的力量之大。

初疑潜苑囿,忽似拿寥廓。
这里的“潜苑囿”是指酒龙仿佛在深不可测的地方潜伏,而“拿寥廓”则是指酒龙突然变得无边无际,让人感到震撼。

遂使铜雀台,香消野花落。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这个酒龙的出现,使得周围的景物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就像是铜雀台上的香气消失,野花凋谢一般。这里的“铜雀台”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借指酒龙带来的变化。

赏析: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个强大无比的酒龙形象。它不仅仅是一个饮酒的工具,更是一个能够引发巨大变化的存在。这种形象的塑造,既展现了作者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和想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