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思渺然,不离国门前。
折苇鱼沉藻,攀藤鸟出烟。
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诗篇。
莫怪侵星坐,神清不欲眠。
【注释】
1.骆家亭子:唐代诗人王维曾建有亭子,名为“骆亭”,故称亭子。2.纳凉:乘凉。3.江湖:指江水和湖海。4.渺然:遥远的样子。5.国门:城门。6.折苇(wěi):折断芦苇。7.鱼沉藻:鱼儿在藻类中沉没。8.攀藤鸟出烟:攀爬的树木上有鸟儿飞出。9.生衣:竹制的衣物。10.小酒:小口喝酒。11.诗篇:诗歌篇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抒发作者情怀的七言绝句。诗人站在亭子上,眺望着江水和湖海,心情十分舒畅。他看到了水中的鱼儿在草叶丛中游来游去,树上有鸟儿飞了出来,又看到了穿着竹制衣服的人在饮酒作诗。诗人对这一切美景都十分喜爱,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前四句是第一联,“江湖思渺然”,“江湖”指的是江水和湖海,诗人站在亭子上,眺望着江水和湖海,心情十分舒畅。“不离国门前”,“离”的意思是不离开;“国门”即指城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反问句式,意思是自己没有离开过国家,但仍然感到心旷神怡。这两句是写眼前的景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
后四句是第二联,“折苇鱼沉藻”,“折苇”指的是折断芦苇;“鱼沉藻”,意思是鱼儿在藻类中沉没。这两句是写水中的景象。“攀藤鸟出烟”,“攀藤”指的是攀爬树木;“鸟出烟”意思是鸟儿飞出了树荫。这两句写的是树上的景象。“生衣宜水竹”,“生衣”指的是竹制的衣服,“宜”意思是合适。这两句是写诗人穿着竹制衣服,乘凉消暑的情景。“小酒入诗篇”,“小酒”指的是小口喝酒,“诗篇”指的是诗歌文章。这两句是说,喝着小酒,吟咏着诗歌文章。这两句写的是诗人饮酒作诗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优美恬静,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渴望自由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清高脱俗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