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作宜阳客,深知太守贤。
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
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
倘令黄霸在,今日耻同年。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和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暂作宜阳客:暂时作为宜阳的客人。
  2. 深知太守贤:深知太守非常贤明。
  3. 政移千里俗:政令推行至千里之外,改变了许多习俗。
  4. 人戴两重天:人们头顶上有两个天空,形容社会风气大变。
  5. 旧郭多新室:过去的城墙下有很多新房。
  6. 闲坡尽辟田:空闲的山坡都被开辟为农田。
  7. 倘令黄霸在:如果让像黄霸这样贤明的人来治理。
  8. 今日耻同年:今天感到羞愧,因为当年自己未能出仕。

赏析

戎昱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无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遗憾,以及对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能够带来积极变革的向往。诗中描绘了宜阳地区的巨大变化,从政令到民间生活,都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人戴两重天”这一形象,深刻地表达了社会变革带来的巨大影响。而“倘令黄霸在”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贤能领导者的期望和敬仰之情。

关键词注释

  • 宜阳:地名,今属河南,历史上有多次变更。
  • 张使君:唐代地方官员的称呼,使君是古代对高级官员的美称。
  • :贤明的领导者。
  • 政移千里俗:政令遍及千里,改变了许多风俗。
  • 两重天:比喻社会风气或政治环境的变化。
  • 黄霸:东汉名臣,善于兴利除弊,治理郡县有方。
  • 同年:同榜进士,指一起考中进士的人。

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作者在宜阳的所见所感,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变迁。通过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文化。戎昱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描绘,成为了研究唐代诗歌不可多得的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