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册荣天使,陈诗感圣恩。
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
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
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本题属于诗歌的鉴赏,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是南朝诗人江淹的作品。此诗为第二首,内容上与第一首相似,但写法上有所不同。第一首着重写公主生前受封及死后哀挽的情景,而此诗则着重写公主之死及都人为之哀挽。
“授册荣天使,陈诗感圣恩”两句,大意是说:公主在位时被册封为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她作诗向皇上表示感激之情。“使持节”指朝廷派遣的高级官员,“都督”是指地方上的军政长官,“南豫州”,即今河南省南部一带。
“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两句,大意是说:山河开垦,开启了梁国的国土;白色丧服从门外一直到了门内。“山河”指土地,“启”有开辟的意思;“缟素”指白色的丧服,“及于门”是说一直延续到门前。
“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两句,大意是说:泉水流向金色酒器(觞),寒风吹来了白花盛开的树木。“泉向”指泉水涌出,“金卮”指精美的酒器,“玉树”指白杨树,“繁”指茂盛。
“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两句,大意是说:京城的人们听到哀挽声,泪水流干了望着那荒凉的原野。“都人”指京城里的人。
【答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其一、其二都是写梁国太子萧统之女,名惠康公主。公主生得美丽,聪明多才,深得父亲宠爱。梁武帝萧衍十分喜欢她,想立她为太子妃。后来,武帝病重,临终前将她召进宫中,要她做太子的妻子。公主坚决不肯,并写了一首《怨歌行》,以抒自己的感情:“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送君千里,君埋黄沙。”这首诗表达了公主对爱情的忠贞,也表明了自己不嫁太子的态度。武帝知道后,更加喜爱这个女儿。
梁朝末年,萧纲继承父业,被封为梁王、湘东王。他喜欢文学艺术,尤其爱好音乐。有一次,他请乐工演奏《明君》一曲,乐工们演奏得非常好,他却觉得不满意,认为他们没有把乐曲中的悲哀之情表现出来,于是又重新演奏了一遍。最后,他让乐工用笛子伴奏,自己吹奏笛子唱起《明君》:
“今日闻君歌,
悲欢难具陈。
历稔共别离,
积年同离乱。
叙恩不在多,
论义徒在切。”
公主听了,十分感动。后来,她又写了《伤心赋》,倾诉了心中的痛苦:“昔经秋而伤别,今望春而叹徂。”“伤别”“叹徂”都指悼念死者。
公元549年冬,梁朝覆灭,武帝被杀,太子萧统被废。不久之后,惠康公主也被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