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白云千万断,筝声日暮出花林。
门外夕阳寒映竹,洞中秋水暗连山。
钟声半夜香山雨,散入前林枫叶秋。
寺临飞鸟青山远,径转幽萝白日长。
黄昏人到钟声里,云起龙池不见山。
客来惆怅僧禅后,月出松门满地霜。
朔风寒日笳声急,万里辽城一段云。
满山月色连溪下,林叶萧萧一夜霜。
秦客访花惊出洞,庾公看月误登楼。

诗句一:“一望白云千万断,筝声日暮出花林。”

  • 注释: 这句话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面。”一望”形容视野开阔,”白云千万断”则形象地展现了天空中飘渺的白云层叠交错的样子。”筝声日暮出花林”则传达了在落日余晖映照下,筝乐声从花林中传出的意境,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

译文:
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白云宛如千丝万缕,绵延不绝。当太阳西沉,筝声在鲜花盛开的林子里悠扬传来。

赏析:
此句通过对色彩和声音的描述,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敏锐捕捉和深刻体会。


诗句二:“门外夕阳寒映竹,洞中秋水暗连山。”

  • 注释: “门外”指的是户外,“竹”在这里可能指竹林,象征着坚韧与清雅。“秋水”指秋天的水,暗指深秋时节的湖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夕阳余晖映照竹影,秋水连天,与远处的青山相呼应的美丽景象。

译文:
夕阳余晖映照在外门,竹影斑驳如同霜雪;秋水连天,与远处苍翠的青山相映成趣。

赏析:
通过简洁的景物描绘,诗人不仅营造了一个静谧宁和的环境,还表达了他对四季更替和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这种描写方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艺术魅力。


诗句三:“钟声半夜香山雨,散入前林枫叶秋。”

  • 注释: 这里用“香山雨”来指代秋季的雨,暗示着秋雨的清新与宜人。“前林”指的是前方的树林,“枫叶秋”则让人联想到秋天特有的红叶景观。钟声半夜响起,伴随着香山之雨飘散到前方林中的枫树之下。

译文:
深夜钟声敲响,香山之雨纷纷洒落,随风飘入前方树林中那铺满枫叶的秋色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夜钟声和香山之雨的场景,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时间(半夜)与空间(前林、香山)的结合,使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立体和生动。此外,钟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之中。


诗句四:“寺临飞鸟青山远,径转幽萝白日长。”

  • 注释: “寺临飞鸟”形容寺庙靠近飞翔的鸟儿,“飞鸟”可能是指山间的鸟类或者是寺庙周围飞翔的鸟群。“青山远”意味着远处的山峦清晰可见,“径转幽萝”则描绘了一条弯曲的小径,两旁是茂密的绿色植被,其中点缀着白色的花朵或某种特定的植物。这里的“萝”可能是指一种蔓生植物。

译文:
一座寺庙临近飞鸟栖息之地,远处的青山若隐若现;小径蜿蜒前行,两侧是葱郁的植被和点点的白色小花。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幽美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对山景、鸟鸣、植物等细节的刻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之中。这种描绘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传递出了一种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细微之处,诗人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灵感的激发。


诗句五:“黄昏人到钟声里,云起龙池不见山。”

  • 注释: “黄昏”表明是傍晚时分,“人到钟声里”可能是指在寺庙内听到钟声的情景,或者是指在某个场所等待某人或某事发生时的情形。“龙池”通常指的是某个池塘或湖泊,“不见山”则表示因为云层覆盖或其他原因而难以辨认远处的山峰。

译文:
当黄昏降临,我来到钟声回荡的地方;云雾缭绕之时,难以辨认远处的山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黄昏时分的景象以及因云雾而造成的视觉模糊,营造出了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气氛。它不仅仅是在描绘一个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更是在表达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绘,传达了对时间和空间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尊重。


诗句六:“客来惆怅僧禅后,月出松门满地霜。”

  • 注释: “客来惆怅”描述了客人到来时的心境感受。“惆怅”通常指心情烦闷或有所失落。“僧禅后”可能是指僧人修行之后的情景或者是一种修行后的平静状态。“月出松门满地霜”,则可能是描绘月亮升起时照亮松门,地面覆盖着一层洁白如霜的雪。

译文:
客人来访带来惆怅之情,僧人修行完毕之后;月光照耀下的松门,地面上铺满了一层洁白无瑕的霜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客人的到来和僧人修行后的静谧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它不仅呈现了诗人对外界变化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反思,也描绘了大自然在不同时间背景下的变化和美态。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衬托,强调了内心感受与外界景象之间的微妙联系,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和纯洁的赞美之情。


诗句七:“朔风吹急风寒日, 万里城空江水流。”

  • 注释: 这里的“朔风”指的是北风,“吹急”表明风势猛烈。“风寒”说明天气寒冷。“万里城空”可能是指某个远离喧嚣的城市或城镇,“江水流”则描绘了江水流动的景象。

译文:
北风吹来,带着刺骨的寒意和急促的节奏;遥远的城市空荡荡的,只有滔滔江水在流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强烈的季节感和时间的流逝感。通过对风力、天气和江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荒凉而又宁静的氛围。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反作用。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引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