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晨出门去,道遇村阿婆。
问我一竿竹,得鱼日几何?
我志不在鱼,毋问寡与多。
行行至矶侧,卸我青草蓑。
落花向我舞,啼鸟向我歌。
旁有垂杨枝,迎风翻阿那。
我意殊自得,翛然眠绿坡。
仰视霄汉间,还以永吟哦。
注释:
侵晨:清晨。
出门去:出去钓鱼。
道遇村阿婆: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婆婆。
问我一竿竹:问我想用这竿竹子钓什么鱼。
得鱼日几何:一天能钓多少鱼?
我志不在鱼:我没有钓鱼的志向。
毋问寡与多:不问数量。
行行至矶侧:走啊走,来到河边。
卸我青草蓑:脱下我那件绿色的蓑衣。
落花向我舞,啼鸟向我歌:花瓣像跳舞一样飘落,小鸟在枝头欢歌。
旁有垂杨枝,迎风翻阿那:旁边的柳树枝随风摆动。
我意殊自得,翛然眠绿坡:我的心情非常愉快,悠然自得地睡在绿色的山坡上。
仰视霄汉间:抬头看着天空和银河之间。
还以永吟哦:还要吟咏长久不已。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早晨到江边钓鱼的诗。全诗四句为一段,每段都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前六句是第一段,主要描写诗人早上出门去钓鱼的情景。“侵晨出门去”写出了时间是在黎明时分,而诗人一大早就出门去钓鱼;“道遇村阿婆”则表明诗人在去江边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农村老太婆;“问我一竿竹”说明这位村妪对诗人要干什么感兴趣;“得鱼日几何?”则是她关心的问题。后三句是第二段,主要表现诗人对钓鱼的志向。诗人说:“我志不在鱼”,意思是他并不想钓到多少鱼来;“毋问寡与多”,表明他不在乎鱼的数量;“行行至矶侧”,则描绘了他到达河边的情景。后五句是第三段,诗人描述了他在河边的所见所感。“落花向我舞,啼鸟向我歌”形容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旁有垂杨枝,迎风翻阿那”,则是写路边柳树随风摆动的情景;“我意殊自得,翛然眠绿坡”,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心情非常愉快,悠然自得地睡在大地上的情景。这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清新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