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
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
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
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

【注释】

道州城北的楼观着李花,夜看疑是关山月,晓看像沙场上的雪。曾到西域,见过异域风光,所以对这花特别有感情。但想到自己孤零无依,欲说还休,不禁自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道州任刺史时所作,作于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时诗人四十岁。诗中通过“花”这一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怀。

首句写诗人观赏道州城北楼观李花的情景。“夜疑关山月”,意思是:夜间观赏李花时觉得它好像关山的月亮一样明丽动人。“关山月”三字暗用谢庄《月赋》里所说的“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意思,以喻花之美丽。

第二句紧承上文,写诗人早晨登楼赏花时的感受。“晓似沙场雪”,意思是:早晨登楼赏花时觉得它好像战场上的雪花一样洁白而纯净。

第三四两句写诗人从赏花中触发的联想。“曾使西域来”,意思是:曾经被派往西域,亲眼看到那里异域的风光。

第四五两句写诗人面对美景而感到寂寞。“幽情望超越”,意思是:面对着这美丽的景致,我的心情却感到十分寂寞。“超越”二字表明诗人心境的孤独。

第六句写诗人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将念浩无际”,“念”指思绪,“浩无际”指思绪无边无际。

第七八句是说诗人为什么感到寂寞呢?“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岂是”即“难道”。意思是:“难道是花儿使人感动吗?”诗人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诗人自己感到孤独。“自怜抱孤节”,意思是:“我可怜地独自保持着自己的节操。”这里诗人以花自况,以花的孤洁高洁来比喻自己的高尚品格。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花抒怀,以花自比,托物言志,表现了自己的孤高、纯洁、坚强、不屈的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