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
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
宾吊翻成鹤,人亡惜喻龟。
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

【注释】

1.范阳王:指魏王元澄。元澄曾为司空,故称范阳王。挽词:即悼念死者的诗。

2.贤相:贤能的宰相。邦杰:杰出的人才。清流:指正直的官吏。举代推:历代推重之。

3.公才:指元澄。掩诸夏:掩盖天下。

4.文体:文章风格。变当时:改变当时的风气。

5.宾吊:对死者的吊唁。翻成鹤:形容哀伤过度,好像变成了鹤一样。人亡惜喻龟:形容哀悼太过,好像失去了生命一样。

6.洛阳今纸贵:洛阳(今河南洛阳)的人现在争相传抄这首诗。纸贵:指诗文流传甚广,被人们争相传抄。

【赏析】

《范阳王挽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这组诗中的第一首主要描写了元澄在世时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誉,以及死后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元澄的敬仰和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

第一首中的“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两句,描述了元澄的卓越才能和崇高地位。这里的“贤相”指的是元澄作为一位贤能的宰相,他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清流”则是指元澄作为一位正直的官员,他在任职期间一直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为百姓谋福利。这两行诗通过对元澄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卓越才智和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生前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进一步描绘了元澄的才华横溢和文章的影响力。这里的“公才”指的是元澄的才华出众;“掩诸夏”表示他的才华足以掩盖整个华夏大地;“文体变当时”则意味着他的文章风格在当时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元澄的才华和影响力,以及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

第三句“宾吊翻成鹤,人亡惜喻龟”则是对元澄去世后的哀叹。这里的“宾吊”指的是宾客和吊唁的人纷纷前来悼念元澄;“翻成鹤”形容哀伤过度,好像变成了鹤一样;“人亡惜喻龟”则是指哀悼太过,好像失去了生命一样。这两句诗通过对元澄去世后的情景进行描述,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

最后一句“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则是对元澄生前作品流传之广的一种肯定。这里的“洛阳今纸贵”指的是洛阳的人们都争相传抄这首诗,使得这首诗得以流传至今;“犹写太冲词”则是指这首诗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书写,成为了元澄的代表之作。

这组诗通过描绘元澄生前的卓越才能、清廉品质和文学成就,以及他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和对生者的深情关怀,表达了诗人对元澄的敬仰和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这组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抒情的特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