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
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
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钟。
还当明月夜,飞盖远相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九月奉教作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
这句诗描述的是秋季的景象,早晨的阳光照射在曲池上,一群大雁正在飞翔;傍晚的时候,蟋蟀在幽静的台阶上吟唱。
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
随着季节的更迭,原本生长在叶径和花潭中的兰花和菊花都已经凋谢了。这里的“兰”和“菊”分别代表了秋天的气息和冬天的萧瑟。
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钟。
随着寒冷的天气逐渐来临,四季的更替也随之加速,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推动。而到了深秋时节,霜降之后,大地进入了一个新的节奏。
还当明月夜,飞盖远相从。
最后一句,诗人想象在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自己将与远方的朋友一起乘坐飞盖(一种轻便的车)出游。这里的“飞盖”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译文:
秋风起兮白云飞,雁南翔兮草木黄。
蟋蟀吟兮秋声凉,菊香残兮露珠光。
霜降矣兮冬将临,月圆夜兮心欢畅。
乘飞盖兮游四方,与君共兮乐未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画卷,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两句通过描写清晨的景色和蟋蟀的鸣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菊花和兰花的描述,表达了对季节更迭和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则通过设想在美好的月光下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情景,传递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