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
思乡雁北至,欲别水东流。
倚树看黄叶,逢人诉白头。
佳期不可失,落日自登楼。

【注释】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暮秋,指秋天。迁客,贬谪的官吏。增思,增加思念之情。寄京华,寄寓在京城(今河南洛阳)。京华,这里代指京都。

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宋玉,战国时期著名辞赋家,作有《九辩》、《登徒子好色赋》等。三秋,即秋季,一年之中的第三个季度。张衡,东汉文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四愁”,即《别赋》、《定情赋》、《悼亡赋》、《吊屈原赋》的总称。

思乡雁北至,欲别水东流:思乡,想念家乡;北至,从南方飞到北方;欲别,想要分别(告别);水东流,流水向东流去。

倚树看黄叶,逢人诉白头:倚树,靠着树木。黄叶,黄色的落叶。逢人,遇见了人。诉白头,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白发。

佳期不可失,落日自登楼:佳期,美好的时光。不可失,不应该错过。落日,夕阳西下。自登楼,自己登高远眺。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秋日里思念家乡,感慨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情怀。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宋玉怨三秋”指的是宋玉悲叹自己被谗言所害而流放三年的哀怨心情;“三秋”指的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三个季度,即秋季;“张衡复四愁”则是指张衡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产生的忧愁。

第一句“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点出了季节是秋天,诗人此时正在京城中为官,心情复杂。第二句“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则是引用了两位文人的诗句,用以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叹。接下来两句“思乡雁北至,欲别水东流”,则是以大雁南迁来比喻自己思乡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愿望。最后两句“倚树看黄叶,逢人诉白头”,则是诗人独自坐在树下,看着一片片飘落的黄叶,听着人们谈论自己的白发,内心充满了感伤与无奈。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独,也展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手法,如“黄叶”、“白头”等自然景物,都寓意着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衰老。整首诗歌读起来令人深感共鸣,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