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绿水耿清音,叹息先生枉用心。
世上几时曾好古,人前何必苦沾襟。

【注释】

幽兰:香清雅的兰花。绿水:清澈碧绿的水。耿:同“静”,清静的意思。

叹:感叹,叹息。先生:对有才德者的尊称。枉:白白地,徒然。

好(hào):喜爱。古:指古代的器物、制度等。

沾襟:因伤心而流下眼泪。襟:衣襟,代指眼泪。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诗人以幽兰和绿水比喻王敬傲,以叹息、苦沾襟来写自己对王的惋惜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劝慰之意。

首句“幽兰绿水耿清音”,是说那幽雅的兰花在清澈的水面上发出悠扬的声音。这里,诗人把兰花比作君子,把绿水比作良友,将兰花的清香和绿水的澄澈,以及两者共同发出的清新悦耳之音作为赠言献给了对方。

次句“叹息先生枉用心”,则是说先生你枉费心机啊。这两句诗表面上似乎只是诗人对友人行为的批评,但实际却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内容。首先,“叹息”二字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之情,他深知自己的这种叹息不是无端生发,而是由于深感对方的遭遇和心情;其次,“枉用心”三字表明了诗人对友人行为的否定评价。因为在他看来,先生所做的事情,既不能为世人所接受,又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因此可以说是白费心机了。最后,这两句诗还隐含着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不满和愤慨,他认为先生所做的事情不符合当时的潮流。

三四两句“世几时曾好古”,“人前何必苦沾襟”是说,世上什么时候能够喜欢古代的东西呢?人们为什么要苦苦悲伤呢?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前面两句的解释和补充。

从“世几时曾好古”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的态度。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尊严,总是力图把自己打扮成圣明天子,他们推崇的是“古”,反对的不是“今”。然而,事实却与他们的想象相反,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符合古人的心意。因此,诗人认为世上什么时候能够喜欢古代的东西呢?

从“人前何必苦沾襟”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人世的看法。在当时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名利而奔波忙碌,常常感到心烦意乱。但是,他们却往往把自己的苦恼归咎于别人,而不是反思自己。因此,诗人认为人们为什么一定要苦苦悲伤呢?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哲理。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友人的关怀之情,而且揭示了人们追求名利、忽视道德修养的本质原因。同时,它还启发人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不要虚度光阴,而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