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
飞来碧海畔,遂与三山隔。
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
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
【注释】
- 重忆山居六首:指诗人在龙伯钓鳌时(即龙伯之年,公元前475年左右),曾经到过罗浮山的山居。
- 罗浮山:位于今广东潮州市境内,为五岭之一,有七十二峰。
- 蓬莱一峰坼: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坼,裂开。指龙伯之年,曾到过罗浮山中。
- 飞来碧海畔:飞来山,又名博罗山,位于今广东省惠州市境内,是罗浮山的一部分。
- 遂与三山隔:遂,就;三山,即博罗、增城、龙门三山。指龙伯之年,曾在罗浮山中居住。
- 其下多长溪:指龙伯之年,曾在罗浮山中居住。
- 潺湲淙乱石:潺湲,水流声;淙,水声;乱石,指溪边的石头。指龙伯之年,曾在罗浮山中居住。
- 知君分如此:知,了解;君,你;分,情意。指龙伯之年,曾经到过罗浮山中,对那里的景色和人物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 赠逾荆山璧:逾,超过;荆山璧,用来形容珍贵的礼物。指龙伯之年,曾经到过罗浮山中,将那里的风景和文化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了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罗浮山美丽风光和深厚友情的诗。诗的开篇,以“龙伯钓鳌时”引出诗人对罗浮山的回忆,表达了对那里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对蓬莱一峰坼、飞来碧海畔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罗浮山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所见所感。最后两句,诗人用“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来表达自己在罗浮山中的生活经历,同时也暗示了他对那里的感情和回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罗浮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