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阁里见君初,衣锦南归二十馀。
莫叹屈声犹未展,同年今日在中书。

注释:

公孙阁里见君初,衣锦南归二十馀。

莫叹屈声犹未展,同年今日在中书。

公孙阁:地名。见君初:初次见到你。

衣锦南归:比喻荣归故里。

屈声:指被压抑的才能,不得伸展的意思。

同年:同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酬彭伉诗中的一首。全诗以”衣锦”为线索,从见面开始写起,到南归结束,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羡慕和赞美之情。

首句”公孙阁里见君初”,描绘了一幅两人初次相见的画面:在一座名为”公孙阁”的地方,你我首次相遇。”衣锦”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你的荣归之态,仿佛你身着华丽的锦袍,带着荣耀和成就归来。这里的”初”字,既表达了时间的新鲜感,又暗示了这次相遇的重要性。

第二句”衣锦南归二十馀”,是对上一句的具体化和扩展。你不仅回到了故乡,而且似乎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二十馀”这个数字在这里并非随意堆砌,而是有着深刻的含义,它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也暗示了你的人生经历和成长。

第三句”莫叹屈声犹未展”,则是对前两句的转折和深化。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有人感叹你的才华尚未完全展现。这句话透露出一种遗憾和期待交织的情感,让人不禁思考:你是否还有更多的潜力等待挖掘?是否还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把握?

尾句”同年今日在中书”,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我们再次回到了起点,回到了那个共同的起点——中书省。这是一个权力中心的象征,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地方。你与我在这个地方重逢,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这首诗通过对”衣锦”这一主题的反复渲染,展现了你对朋友的羡慕、赞美和鼓励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人生中的许多道理:无论是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珍惜每一次相逢的机会,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