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
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
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
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
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
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注释】:

  1. 行次昭陵:诗人经过昭陵时,有感而作。
  2. 旧俗疲庸主:旧时风俗,君主昏庸。
  3. 群雄问独夫:群雄指的是各地割据的军阀,独夫指的是曹操(字孟德)。
  4. 谶归龙凤质:谶语预言曹操应为真龙天子。
  5. 威定虎狼都:曹操统一北方后,威名远播,成为北方霸主。
  6. 天属尊尧典:上天注定要尊崇尧舜的法则。
  7. 神功协禹谟:神功指曹操的才能,禹谟指大禹治水时的谋略。
  8. 风云随绝足:风云随从英雄,追随其足迹。
  9. 日月继高衢:日月照耀着道路,象征曹操的功绩显赫。
  10. 文物多师古:文物多指古代文物,师古是指学习古代文化。
  11. 朝廷半老儒:朝廷中有一半是老年儒生。
  12. 直词宁戮辱:直言进谏的人宁愿受到羞辱也不愿被杀戮。
  13. 贤路不崎岖:贤人的道路不会坎坷曲折。
  14. 往者灾犹降:过去的灾害还像往常一样降临。
  15. 苍生喘未苏:百姓们还在喘息,没有恢复过来。
  16. 指麾安率土:指挥调动,安定天下。
  17. 荡涤抚洪炉:清洗天下污垢,整顿国家秩序。
  18. 壮士悲陵邑:勇士们对故国的哀思。
  19. 幽人拜鼎湖:隐居之人向鼎湖山(传说中的仙人居所)敬礼。
  20. 玉衣晨自举:清晨穿上用玉石制成的衣服。
  21. 铁马汗常趋:骑着战马,汗流满面。
  22. 松柏瞻虚殿:在松柏掩映的宫殿前沉思。
  23. 尘沙立暝途: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站立。
  24. 寂寥开国日:在孤独寂寞的开国日子里。
  25. 流恨满山隅:满山都是遗恨。

【赏析】:
这首诗是曹操途经昭陵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他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诗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行次昭陵”,直接点明此行的目的和背景,昭陵是曹操的祖陵,因此诗人在此地有所感触,遂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以“旧俗疲庸主”开始了他的感慨,表达了对当时君主的无力和昏庸的不满。他认为,这样的君主应该让位给真正有能力的领导者。

接下来的诗句中,“群雄问独夫”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群雄并起、各自为政的局面的担忧,他认为这种局面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谶归龙凤质”则暗示了曹操具备改变这一切的才能和潜力。

“威定虎狼都”一句更是展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他不仅统一了北方,还使得整个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变得强大起来。

尽管曹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诗中的“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等句子仍然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以及对治国理政之道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则是诗人的理想写照,他希望自己能够如风云一样自由,如日月一样明亮,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