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斫竹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译文:
寺中废弃的竹子已经枯萎,官宦之家为何还要留下?
霜打的竹根渐渐被斧头砍断,秋风中仍然敲击着秋天的声音。
江南地区那些苦苦吟诗的人,他们的去处在哪里呢?
注释:
- 寺废:指寺庙废弃,不再供人礼佛参拜。
- 宦家:指官宦人家,指那些依靠官职为生的家族。
- 宁尔留:意为为何还要留下。
- 霜根:形容因霜打而变白的竹根。
- 敲秋:形容秋风中竹子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一般。
- 江南:指南方地区,这里泛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
- 苦吟客:指那些以诗歌表达情感、抒发情怀的人,通常指文人墨客。
- 悠悠:形容思绪飘渺,难以捉摸。
赏析:
首句“寺废竹色死”通过对比废弃的寺庙与生机勃勃的竹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第二句“宦家宁尔留”则揭示了官僚世家的腐败和堕落,讽刺了那些依赖权力维持生计的人们。第三句“霜根渐随斧”描绘了冬日里被砍伐的竹子,暗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和个人的无力感。第四句“风玉尚敲秋”则通过秋风中竹子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凄凉和哀愁的氛围。最后两句“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自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助。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