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人间事,空门何不删。
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名利心须剪,非朋不用攀。
舍邪归正道,何虑不闲闲。

【注释】答:回复、作答。仰山颂:即《答仰山师》一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回答了仰山师所提出的问题。诗咏人间事:指诗人通过写诗来抒发对人间世事的感慨。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人或出家人。何不删:何不去掉呢?探珠宜静浪:探求真理应该像寻找珍珠一样需要宁静和耐心,比喻追求真理需要静心和细心。动水取应难:水流湍急的地方难以得到回应,比喻行动迅速而容易出错。名利心须剪:名利之心必须修剪,指要去除名利之心。非朋不用攀: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用去结交。舍邪归正道:舍弃邪路回归正道。何虑不闲闲:不必担心自己会不自在。

【赏析】《答仰山颂》,是作者在《答仰山师》一诗中对仰山师提问的回答。诗人首先肯定了仰山师的问法是正确的,然后分别从“诗咏人间事”、“探珠宜静浪”、“名利心须剪”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他的观点。

首联“诗咏人间事,空门何不删?”,是说人间之事纷繁杂扰,诗歌作为表达情感的工具,自然不能全部删去。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间世态炎凉的深深忧虑。

颔联“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是说寻找真理就像寻找一颗珍珠一样需要静心和耐心,但是水流湍急的地方很难得到回应,比喻行动迅速而容易出错。这里诗人以探求真理的过程比喻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决策,强调了谨慎行事的重要性。

颈联“名利心须剪,非朋不用攀。”,是说追求名利之心必须修剪,指要去除名利之心。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名利的追求并不值得提倡,认为应该摒弃名利之心,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

尾联“舍邪归正道,何虑不闲闲。”,是说舍弃邪路回归正道,不必担心自己会不自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正道的追求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无需过分担忧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看法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于人生道路抉择的智慧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