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篝火为边尘,烽候那宜悦妇人。
厚德未闻闻厚色,不亡家国幸亡身。

《咏史》

这首诗的大意是:边烽狼烟,烽火连天,为国守边,却只换来妇人之欢。大德厚泽,却未闻有谁赞美其德行,而国家不亡,幸也因有君子,否则家破国亡,身死名灭。

注释:

  1. 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因宠信褒姒而引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2. 狼烟篝火:指边疆战事,狼烟与篝火都是战争的报警信号,用来形容战争的紧张气氛。
  3. 边尘:指边疆的尘土,比喻战乱和纷争。
  4. 烽候:古代边防上的瞭望台,瞭望台上设有烽火台,当边境有敌情时,便点燃狼烟(即篝火),以告急于朝廷或邻国。
  5. 那宜:何必,为什么。
  6. 厚德:大德,形容德行深厚。
  7. 厚色:指外表华丽,此处指表面风光。
  8. 不亡家国幸亡身:如果能够保全国家和家族,那是最好的结局了。幸,表示幸运的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三代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如“狼烟篝火”、“边尘”等,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统治者的讽刺。同时,诗人通过对“厚德”和“厚色”的评价,表达了自己对真正的美德和才华的追求和赞美。全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