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
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

【注释】

恨:怨恨。比斑竹:比喻怨愤像斑竹那样难以忍受。下盘:根下,底部。烦冤(wěi wǎn): 愁苦、烦闷。有笋未出土:指新笋刚刚冒出地面。中已含泪痕:指新笋尚未长成,却已有了眼泪的痕迹。

【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女子的怨恨,怨夫薄幸。诗以“怨”为主题,但怨而不怒,而是用一种哀伤的心情来表达,这在古典诗词中是不多见的。诗人以斑竹为喻,借班竹之坚贞不移、节操高尚来表达自己的怨情。

诗的前两句“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以斑竹为喻,借班竹之坚贞不移、节操高尚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怨恨与不满。“下盘”是根下的意思,“烦冤根”是指烦闷的根源。这两句诗通过班竹的形象,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怨恨之情。班竹是一种竹子,它的茎干粗壮而直,叶子细长而茂密。它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被人们用来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因此,这两句诗中的“恨”字就蕴含了女子对丈夫的不满和怨愤。

诗的中间两行“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这里的“笋”代指新近出世的女子,她虽然还没有完全长大成人,但却已经承受着痛苦和悲伤。这种痛苦和悲伤来自于她的丈夫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关爱和呵护。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委屈与无奈。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通过对比班竹的象征意义,展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无尽哀怨。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深沉而细腻,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