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那知梦是虚,觉来方觉梦中无。
迷时恰似梦中士,悟后还同睡起夫。
【注释】
偈颂:佛教语,即佛门颂词。这里指诗篇。
序:写这首诗的缘起。
迷时:迷糊的时候,指梦寐之时。迷时恰似梦中士,迷时就像梦中的士人一样。
悟后:醒来之后。悟后还同睡起夫,醒来之后又和睡醒的人一样。 夫:丈夫,泛指人。
【赏析】:
《在梦那知梦是虚》,这是一首佛教诗,作者为慧能大师。此诗以梦境为主题,通过描述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禅宗的顿悟思想。
首句“在梦那知梦是虚”,意为在梦中才知道梦是虚幻的。这句话表达了禅宗的“无我”观念,即认为一切皆空,包括梦境、现实和自我。这种观念打破了人们对事物的固定认知,让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理解生活。
第二句“觉来方觉梦中无”,意为醒来之后才能真正认识到梦中的一切都是虚幻。这句强调了觉醒的重要性,只有当人们真正觉醒,才能看清世间的真相。
第三句“迷时恰似梦中士”,意为迷糊的时候就像梦中的士人一样。这句话比喻人在迷茫时,容易像梦中的士人一样,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
第四句“悟后还同睡起夫”,意为醒来之后又和睡醒的人一样。这句表示在觉醒之后,人可以像醒着的人一样生活,不再被梦境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传达了禅宗的顿悟思想。它鼓励人们在迷茫时觉醒,看清生活的真相,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思想对后世的文学、艺术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