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涛凝雪长淮水,细雨飞梅五月天。
行子不须愁夜泊,绿杨多处有人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属于综合题型,考生要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
渡淮
暮涛凝雪长淮水,细雨飞梅五月天。
行子不须愁夜泊,绿杨多处有人烟。 译文:傍晚时分,淮河上雾气蒙蒙,像一片白皑皑的积雪覆盖着波涛滚滚的河流。
细雨飘洒梅花盛开的五月时节。
游子不必忧虑夜晚在船上停泊,因为岸边杨柳成荫的地方有人家炊烟缭绕。赏析:首句写暮霭沉沉中的淮河景象。淮水如一条巨大的白练,在夜色中流淌;江面迷蒙一片,犹如积雪,使江流变得宽阔而漫长。“凝雪”“飞梅”,描绘了淮水在暮霭中的景象。次句写细雨中的梅花盛开的五月时节。诗人抓住“细雨”这一特征,把梅花点缀得更加美丽动人了。
颔联写舟中之人并不担忧夜泊。诗人抓住了“行子”二字,写出了自己漂泊在外的心情。“愁”字是关键。这两句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在漂泊在外时的孤独寂寞之情。颈联写江岸杨柳成荫的地方有人家炊烟缭绕,游子不必担心夜泊。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满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