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
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
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
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
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
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卮。
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
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
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
岂独乡里荐,当取四海知。
过张邯郸庄
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
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
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
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
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
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卮。
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
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
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
岂独乡里荐,当取四海知。
注释:
过张邯郸庄:拜访张家邯郸庄。
长似病:似乎像病了一样。
烦热:烦躁、烦闷的热。
束四肢:束缚四肢。
读书堂:书房。
忽若:好像,仿佛。
逢良医:遇到了高明的医生。
水交流:水流如交流一般,形容流水潺潺,清凉宜人。
树交枝:树枝互相交错。
两门:两侧的门。
延风凉:招来凉风。
洗我昏浊肌:让我洗净一身疲惫和污垢,恢复清醒。
与子还往熟:与你一起回去,更加熟悉亲近。
坐卧恣所宜:随意坐在或躺下,任其自由舒适。
献酬:赠送,酬答。
文字当酒卮:以文字为饮酒器,比喻文章如酒。
藜藿:藜和苦荬菜,两种粗食。
永日:整天。
非其所:不是应该吃的。
鲙炙:生鱼片和烤肉,美味佳肴。
时清士人闲:在太平盛世,文人学者闲暇无事。
耕作唯文词:只有耕种劳作才用上文学创作。
岂独乡里荐:难道只是向家乡推荐?
当取四海知:应当让天下人知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他拜访友人后返回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客行长似病”,诗人以生病的形象描绘自己的身体状况,形象生动。第二句“烦热束四肢”,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烦恼和困扰。第三句“到君读书堂”,诗人来到朋友的家中,开始享受宁静的读书时光。第四句“忽若逢良医”,诗人突然感觉仿佛遇到了良医,这既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象征,暗示着诗人在朋友家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帮助。第五至八句,诗人详细描绘了自己在朋友家中的所见所闻,包括水潺潺的声音、树木相互交错的景象等,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第九句“与子还往熟”,表明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愿意与他共度美好时光。第十句“坐卧恣所宜”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朋友家中的自在与舒适。第十一二句,诗人以赠与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第十二句“野饭具藜藿”,诗人描述了自己享用简单食物的场景,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第十三四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赞美之情。尾声中,“苟餐非其所”意味着虽然食物并非珍馐美味,但却能够让他感到满足和愉快。最后一句“鲙炙为蒺藜”则以反讽的方式表达了对美食的厌恶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充满了作者的情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