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不灭论初成,爱马乘闲入帝京。
四十三年虚过了,方知僧里有唐生。
形神不灭论初成,爱马乘闲入帝京。
四十三年虚过了,方知僧里有唐生。
注释
- 形神不灭论:指佛教中的“形神不灭”观念,认为人的精神和物质形体是不可分割的,死后精神仍然存在。
- 爱马乘闲:形容生活悠闲自在,不受世俗纷扰。
- 帝京:指唐朝都城长安(古称),这里泛指繁华的城市或朝廷。
- 四十三年虚过了:意为过去四年多的时间仿佛没有度过一样,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唐生:可能指的是僧人或唐代人,也可能是诗人自己,表示对僧人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译文
佛教中的“形神不灭”观念让我开始思考生命的本质,我喜爱骑马在闲暇之时进入繁华的长安。然而,经过漫长的四十三年,我才发现那些平凡的日子仿佛从未存在过,我才开始真正懂得僧人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通过对比僧人与世俗生活的不同体验,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反思。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