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君临郡府,越国旧山川。
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
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
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
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
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
法证无生偈,诗成大雅篇。
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诗句翻译:
谢君在郡府,越过越国旧山川。
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
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
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
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
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
法证无生偈,诗成大雅篇。
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译文与注释:
- 谢君在郡府,越过越国旧山川。
- 译文: 您在郡府任职,跨越越国的故土山水。
- 注释: 这首诗是在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敬意,以及他对越国旧地的怀念。
- 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
- 译文: 我到处寻求真理,已经修行了五百年。
- 注释: “访道”意为寻找道,“当仁”指承担道义,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道德实践的执着追求。
- 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
- 译文: 山岩空旷,马车的声音响亮;树荫浓密,旗子飘扬连绵。
- 注释: “驺驭”是古代的一种车饰,“旌”是旗帜,这里描述了寺庙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氛围。
- 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
- 译文: 阁楼的影子映照着高空的墙壁,松树的声音伴随着乱石的流水声。
- 注释: 这里的“凌空壁”形容建筑高耸入云,“乱泉”指的是溪水潺潺。
-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
- 译文: 打开门就是最初的净土,趴在栏杆上可以接触到天上的世界。
- 注释: “初地”通常指佛教中的清净之地,而“诸天”则是指天界的神祇,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纯净之地的向往。
- 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 译文: 面向背向都充满了春天的光彩,古楼台的建筑格局保存完好。
- 注释: “春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古制”指古老的建筑风格,这里赞美了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 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
- 译文: 群山争艳绿意盎然,百谷汇合风烟弥漫。
- 注释: “彩翠”形容色彩鲜艳的山峦,“风烟”则是指山间的云雾,这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 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 译文: 香象跟随僧人已经很久了,祥鸟也先于客人报到了。
- 注释: “香象”是佛教中的一种交通工具,“祥乌”则是吉祥的象征,这里表达了对僧侣和客人到来的喜悦心情。
- 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
- 译文: 清静的心灵利用闲暇的日子,虔诚地仰望美好的缘分。
- 注释: “清心”意味着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净,“稽首”是佛教用语,表示虔诚的礼拜,“良缘”则是指美好的姻缘或机缘,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 法证无生偈,诗成大雅篇。
- 译文: 通过佛法证明了生命的真谛,诗歌创作成为了高雅的篇章。
- 注释: “法证”指通过修行得到的智慧验证,“大雅篇”则是指高雅的文学作品,这里强调了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 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 译文: 广大的人民期待了很久,您独自驾车回来仍然如初。
- 注释: “苍生”泛指百姓,“回驾”指归来的车队,“依然”表示依旧如此,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民众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谢君在郡府任职、拜访寺庙、自然景象的描述,以及对修行、禅理、自然和谐的颂扬,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平和的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佛法的信仰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