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
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王建,字仲初,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767年至835年之间在世。他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与张籍齐名,世称“王张”。王建著有《新唐书艺文列传集》十卷,《乐府古题要解》三卷,《四部丛刊补续编》五卷等。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诗句:台头寺愿上人院古松下有小松裁毫末新生与纤草不辨重其有凌云干霄之志与赵八员外裴十补阙同赋之
    注释:在台头寺愿上人的院子里,古松下有一棵小松树,它的幼苗刚刚露出地面,就像细草一样。虽然它和细草相比微不足道,但它拥有凌云、直上云霄的志向。

  • 译文:在台头寺愿上人的院子里,古松下有一棵小松树,它的幼苗刚露出地面,就像细草一样微不足道。虽然它和细草相比微不足道,但它拥有凌云、直上云霄的志向。

  •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小松的坚韧和毅力。虽然它和细草相比微不足道,但它却拥有凌云、直上云霄的志向。这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推崇。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