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水纡回惧水奔,春潮带雨晚流浑。
灵岩滁口常萦绕,沙际矶头祇见痕。
注释:
惜水湾:指滁河的一段,水流曲折。纡回:曲折、蜿蜒。惧:担心,恐怕。春潮带雨晚流浑:形容春天的江水因带着雨水而显得浑浊。灵岩:在安徽省滁州南郊,风景秀丽。滁口:即滁河入长江处,今属安徽。沙际矶头:岸边沙滩与江边矶石相接的地方。祇见痕:只见到浅浅的江水痕迹,因为水位很低。
赏析:
这首五律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画面,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惜水纡回惧水奔”,通过描写水的曲折蜿蜒,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站在河边,看到水流奔腾不息的情景,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之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春潮带雨晚流浑”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潮带雨的景象。诗人用“春潮带雨”这一自然现象来渲染气氛,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晚流浑”则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河水由于携带着雨水而变得浑浊不堪的情景。这种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
颈联“灵岩滁口常萦绕,沙际矶头祇见痕”则是对具体景物的刻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滁河两岸的自然景观。其中,“灵岩”指的是滁州的著名景点——灵岩寺,而“沙际矶头”则是指河岸上沙滩与江边矶石相接的地方。这两个词语都形象地描绘了滁河流经之处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手法,将“萦绕”和“祇见痕”两个词语结合在一起,既表现了景色的优美,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