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言土,蓍言水,甸服黄钟启灵趾。
瘗在三上庚,堕遇七中巳。
六千三百浃辰交,二九重三四百圮。
这首诗的原文是:“任升之五代祖仕梁于钟山悬岸圮圹中得古铭,龟言土,蓍言水,甸服黄钟启灵趾。瘗在三上庚,堕遇七中巳。六千三百浃辰交,二九重三四百圮。”下面是逐句释义:
诗句1:“任升之五代祖仕梁于钟山悬岸圮圹中得古铭”
“任升之五代祖”:这里的五代祖指的是任升之的远祖或祖先,五代是指从唐到宋的五代时期。
“仕梁于钟山悬岸圮圹中”:任升之的五代祖在梁朝(也就是北周末年)的时候,在钟山附近的一个废弃的墓地找到了一块古代的铭文。
“得古铭”:意思是得到了一块古代的碑文或者铭文。
译文1:任升之的五代祖先在梁朝的时候,在钟山附近的一个废弃的墓地找到了一块古代的碑文或铭文。
诗句2:“龟言土,蓍言水,甸服黄钟启灵趾”
“龟言土”:用“龟卜”来预测土地的情况。
“蓍言水”:用“蓍草占卜”来预测水域的情况。
“甸服黄钟启灵趾”:这里指的是按照古代的礼仪,天子在郊祭天地时,要使用黄钟音乐。黄钟是古代一种乐器的名称。这句话的意思是,根据古代的礼仪,天子在郊祭天地的时候,要用黄钟乐器奏乐。
译文2:龟占卜出土地情况,蓍草占卜出水域情况。在郊祭天地的时候,天子用黄钟乐器奏乐,以表达对天地神灵的尊敬。
诗句3:“瘗在三上庚,堕遇七中巳”
“瘗”:埋葬。
“三上庚”:指农历三月初三。
“七中巳”:指农历七月十五。
“埋”在“三上庚”,意思是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时候,有人把这块古代的碑文或铭文埋葬了。
“堕遇七中巳”:意思是在农历七月十五的时候,有人又遇到了这块古代的碑文或铭文。
译文3: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时候,有人把这块古代的碑文或铭文埋葬了。在农历七月十五的时候,有人又遇到了这块古代的碑文或铭文。
注释4:这首诗是描述任升之五代祖在梁朝的时候,在钟山附近的一个废弃的墓地发现了一块古代的碑文或铭文。然后根据古代的礼仪,天子在郊祭天地的时候,要用黄钟乐器奏乐,以表达对天地神灵的尊敬。最后,有人在农历三月初三和农历七月十五的时候,分别看到了这块古代的碑文或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