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忠无处访相如,风笈尘编迹尚馀。
惟有孝标情最厚,一编遗在茂陵书。
题宗人故帖
所忠无处访相如,风笈尘编迹尚馀。
惟有孝标情最厚,一编遗在茂陵书。
注释:
宗人:宗亲。
故帖:旧日的书信、文章。
所忠:即王所忠,字子真,汉宣帝时侍中,以善辩著称。后来隐居于成都,与司马相如为友。
无:没有。
风笈:书箱。
风:指风吹。
尘编:尘世的书简。
迹:足迹。
孝标(张孝祥):即张孝祥,北宋文学家,曾任户部尚书兼侍御史等职。
一编:一卷。
茂陵:西汉皇帝刘彻的陵墓,在陕西省咸阳市。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王所忠、司马相如、张孝祥等人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诗人以“所忠无处访相如”开篇,意指王所忠无法找到司马相如的下落,表达了对这位古代文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所忠”可能是指王所忠本人,也可能是泛指那些寻找古人踪迹的人。
“风笈尘编迹尚余”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王所忠的孤独与遗憾。他曾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如今却只能凭借风尘仆仆的书箱和尘世的书简来追寻自己的足迹,这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感跃然纸上。
诗人转向赞美张孝祥。他说“惟有孝标情最厚”,意味着在众多历史人物中,张孝祥的情感最为深厚。这不仅是对张孝祥个人品质的认可,也是对他在历史上地位的一种肯定。
“一编遗在茂陵书”则是对张孝祥的赞美之词。他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留下的一卷著作仍然保存至今,成为了后世研究他的宝贵资料。这既是对张孝祥的贡献的认可,也是对他一生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王所忠、司马相如、张孝祥等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他们贡献的肯定。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