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濯濯柳容仪,鹤氅神情举世推。
可惜教君仗旄钺,枉将心地托牢之。

注释:

晋王恭:指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字子猷。

濯濯:形容柳条长得非常茂盛的样子。

氅:古代一种披风,此处指羽毛制成的披风。

神情:神态、神韵。

仗:拿着,引申为使用。

旄(máo)钺(yuè):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兵杖。

枉将:白白地。

心地:内心世界,这里指为人处世的胸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柳树和羽毛作为意象来表现王徽之的为人处世态度。

首句”春风濯濯柳容仪”,写柳条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生机勃勃。这里的“濯濯”是形容柳条长得非常茂盛的样子,与后面的“鹤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柳树的美丽。

次句”鹤氅神情举世推”,以”鹤氅”比喻王徽之的风度,”神情”指他的神态、神韵,”举世推”表示他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

第三句”可惜教君仗旄钺”,转折到王徽之的为人处世态度。”杖”在这里有使用的意思,”旄钺”是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兵杖,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这句诗的意思是王徽之虽然受到世人的赞誉,但他却滥用自己的权力,白白地让人称赞,这是对他的一种讽刺。

最后一句”枉将心地托牢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王徽之行为的不满。”枉”是白白的意思,”托牢之”则是指他把心思、希望都寄托在权势上,没有真正的心志和追求。这句诗是对王徽之的批评和告诫,希望他能放下手中的权杖,回归内心的平静和淡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