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尺馀,纤纤覆绿草。
不知何世人,得见此松老。
【注释】
短短一尺馀:指松树不高,只有一尺多高。
纤纤覆绿草:指松树覆盖着一片绿色的草地。
何人:何许人也。
得见此松老:指有幸见到这棵苍劲的古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写的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对古松的描写,赞颂它的坚韧不拔、傲霜斗雪的品质。首句“栽松颂”点明主题,第二句写松之姿态,第三句写松之年岁,第四句写松之价值,末句抒发感慨,寄寓作者的感情。
前两句“短短一尺馀,纤纤覆绿草”,写松树虽小,但枝叶茂盛,覆盖了大片的绿草。诗人抓住松树的特点,用简练的文字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短短”形容松树不高大,“纤纤”形容松树枝叶繁茂,“覆”字则形象地表现出松树枝丫密布,遮天蔽日的景象。这两句既写出了松树的外观特征,又通过比喻手法,将松树与周围的绿草进行比较,进一步突出了松树的生机勃勃和蓬勃向上。
后两句“不知何世人,得见此松老”,诗人以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对松树的赞美之情。“不知”一词流露出诗人对松树的好奇和惊叹之情;“得见”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欣赏到这样一株古松的幸运与喜悦。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敬仰之情,又寄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与无奈。
这是一首简短而富有意境的咏物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诗人赞美了它的坚韧不拔、傲霜斗雪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