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
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
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
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注释】

①寒竹惭虚受:寒竹,比喻宣州笔。惭愧的是它虚心地接受着人们的赞美。

②纤毫任几重:每一点每一毫都由我任意挥毫。

③影端缘守直:笔锋端直,不受外界干扰。

④心劲懒藏锋:笔心刚劲有力,不隐藏锋芒。

⑤落纸惊风起:笔落纸上,引起阵阵风声。

⑥摇空见露浓:笔触下,使空中的尘埃也显得更加浓厚。

⑦丹青与文事:用丹青来描绘文学事业。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宣州笔的特征和特点,赞扬了宣州笔的独特风格。

首联“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诗中的“寒竹”比喻宣州笔,“虚受”则暗指宣州笔虚怀若谷、谦虚有礼的品格。宣州笔的特质就是它的谦卑和谦逊,无论多么微小的一点一画,都由诗人随意挥洒,不拘形式。

颔联“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这里的“影端”指笔锋端正,“守直”则是说笔锋始终保持正直的状态,不偏不倚。“心劲懒藏锋”则表达了笔心的强劲有力,不藏锋芒的意思。宣州笔在书写时,总是力求保持笔锋的端正,不随波逐流,也不隐藏锋芒。

颈联“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宣州笔落纸之处会引发一阵风声,这象征着它的威力;笔触下,使空中的尘埃也显得更加浓厚,这又体现了它的力度。宣州笔在书写时,其威力和力量都会让人印象深刻。

尾联“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最后一句是说宣州笔是文人墨客绘画创作的好帮手,有了宣州笔,文人墨客就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如果失去了宣州笔,那么文人墨客将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才华,也就无法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首诗通过咏赞宣州笔的特征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宣州笔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要学会像宣州笔一样,谦虚谨慎、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