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南江一叶微,松潭渔父夜相依。
断沙雁起金精出,孤岭猿愁木客归。
楚国柑橙劳梦想,丹陵霞鹤间音徽。
无因得似沧溟叟,始忆离巢已倦飞。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词句来分析,指出其表达的情感与作用;最后分析诗句蕴含的哲理,指出其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加以解释即可。本题中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旅泊涂江”,意思是说,我漂泊到这烟雨迷蒙、水雾弥漫的南江上。“泊”是停船的意思,“涂”是江河,这里指代江,“烟雨”和“南江一叶微”写出了江边的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迷茫的氛围。“一叶微”用夸张手法写出江面的空寂和飘渺,“一叶”比喻船,“微”字写舟小而轻,“烟雨”和“一叶微”写出了江边的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迷茫的氛围。
“松潭渔父夜相依”,意思是说,在烟雨蒙蒙、江面迷蒙的夜晚,一位老渔父孤独地坐在松树下的潭边,等待着捕鱼归来的渔夫。“松潭”点明地点,交代环境,“渔父夜相依”写出了渔父的孤独。“松潭”点明景物,交代环境,“渔父夜相依”写出了渔父的孤独。
“断沙雁起金精出,孤岭猿愁木客归”,意思是说,天将破晓的时候,一只只断续飞翔的大雁从沙洲上飞起,好像金精一样,它们在天空中穿行,又像木客一样回到了孤岭。“断沙雁起”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雁的雄姿英发,形象生动,“金精”比喻大雁,“出”写出了大雁的雄姿英发,形象生动,“木客归”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雁在天空中的飞行状态,写出了大雁的雄姿英发,形象生动。
“楚国柑橙劳梦想,丹陵霞鹤间音徽”,意思是说,楚国的柑橙让人感到美好,就像梦中一般令人向往,而丹陵霞光映照下的鹤鸣,则仿佛是一曲美妙的音乐。“楚国”点名地点,交代环境,“柑橙劳梦想”描写了橘树的美丽,让人产生美好的幻想,“丹陵”点明地点,交代环境,“霞鹤间音徽”写出了鹤的优美姿态和声音,写出了鹤的美好。
“无因得似沧溟叟,始忆离巢已倦飞”,意思是说,我无法找到像那位沧海中的老者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开始怀念自己离开巢穴的日子了,因为那时候我感到最快乐。“沧溟”点名地点,交代环境,“沧溟叟”点明人称,交代人物身份,“得似”的意思是能够像,“离巢已倦”意思是说,我无法像那位沧海中的老者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倦飞”写出了我思念故乡的心情。
【答案】
【注释】
- 旅泊:寄居、停留(在外地)。
- 南江:长江的南岸。
- 一叶:形容小船很小。
- “一叶微”:用夸张手法写江上的景色,渲染出苍茫、迷茫的氛围。
- 潭:指江边的浅水处。
- 渔父:捕鱼的人,泛指渔民。
- 断沙雁起:大雁在沙洲上起飞。
- 金精:神话传说里的一种仙鸟,这里指大雁。
- 木客:古代传说中一种生活在树上的怪兽,也作木魅。
- 楚:古国名,战国时楚国地域包括今湖北西部及湖南东北部等地区。
- 丹陵:山名,又名赤山,相传为黄帝所乘白鹿升仙处。
译文:
我来到南方的这条江面上,停泊在那里的小船很小。江边有一个渔夫正在夜晚孤独地坐着。他坐在那里,等待他的渔网回来。江边的沙滩上有很多断掉的鱼网,一群大雁在沙洲上起飞,好像金精一样。
楚国的柑橘和橙子让人感到美好,就像梦中一般令人向往。而丹陵霞光映照下的鹤鸣,则仿佛是一曲美妙的音乐。我没有能够像那位在沧海中生活的老人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开始怀念自己离开巢穴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