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拥根株抱石危,斲来文似瘦蛟螭。
幽人带病慵朝起,只向春山尽日欹。

在古代文学的海洋中,陆龟蒙的《自遣诗三十首其十八》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分析:

  1. 诗句原文
    云拥根株抱石危,斲来文似瘦蛟螭。
    幽人带病慵朝起,只向春山尽日欹。

  2. 译文注释

  • 译文:《自遣诗三十首其十八》是唐代陆龟蒙的作品。这首诗以“云”为引,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象。诗中通过“云拥根株”形象地表达了山峰被云雾环绕的景象,而“抱石危”则进一步描绘了岩石的险峻。接着,“斲来文似瘦蛟螭”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石头上的纹理仿佛一条瘦弱的蛟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之美。然而,诗人却感叹自己“带病慵朝起”,暗示着身体不佳,无法像其他人那样早起劳作。最后,他只能选择在春日的山间闲适地坐着,任由时光悠然流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1. 赏析
  • 自然之美:陆龟蒙善于捕捉自然界的细节,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在这里,他用“云拥根株”和“抱石危”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山峰的险峻和云雾缭绕的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 个人情感:尽管诗人对自然的美景赞叹不已,但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遗憾。他因身体原因无法像其他村民一样早起劳作,只能选择在春日的山间度过。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音乐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特别是“斫来文似瘦蛟螭”一句,更是将石头上的纹理比作一条瘦弱的蛟龙,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1. 创作背景
  • 陆龟蒙生活在盛唐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社会开放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也更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因此,他的诗歌往往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 作为农学家和文学家,陆龟蒙不仅关注农业生产,还关注社会生活。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农民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官场腐败的不满。因此,《自遣诗三十首其十八》中的“带病慵朝起”一句,可能也蕴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

陆龟蒙的《自遣诗三十首其十八》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还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独特思考和批判精神。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无论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思想的角度来看,《自遣诗三十首其十八》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欣赏和研究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